绝大多数人一困住,就只会盯着进货价和出售价那点缝隙;越算越小、越卷越累。油灯思维的精髓在于:别把注意力钉死在“这件货能赚几块”,而是想清楚“这套玩法能不能把现金流、用户关系和复购一起做大”。
先讲那个看似离谱、实则精密的故事。
别家油灯标价15元,一个犹太商人偏要“白送”,还附送一盒火柴。门口贴着大字:“押金20元,油灯免费拿,用完随时退。” 一周送出一万盏。外行说他疯了,内行只想看他的账怎么走。
账非常简单:一万盏油灯,进货 8 万;押金一万份×20=20 万,当场握住 20 万现金流。扣掉成本手里立刻有 12 万“活钱”,转身去做合法合规的短期周转或更高收益的项目。等顾客陆续退押金,他从收益里付回去,最后净下 10 万。他从来不和同行抢那“每盏多赚7块”的小差价,而是用油灯换现金流、用现金流撬更大的盘子。
这种“用小货点亮现金流”的设计,在现实里到处可用。
深圳有个便利店老板,起步时和周边几家店一模一样:货同质、价同档,客流被切得稀碎。他换了个玩法:米面鸡蛋这些高频刚需按成本价卖,但想享受这条“省钱通道”,需要办299元/年的会员;当天再送一台价值299的电风扇当见面礼。顾客怎么算都不亏:立刻拿走风扇,之后长期低价买日用品。对老板来说,一张会员卡净赚约200(299−约99),一千张就是20万,一万张就是200万。等人被“锁”进来,进货价更低、周转更快、品牌返利更多,哪怕每件商品只多赚1%,也足以覆盖房租与水电。此时他不靠“多卖一瓶水赚三毛”,而是靠会员与复购把生意做厚。看到这里,你肯定知道其实这个跟山姆会员的思路是非常相似的。
展开剩余54%你可能会说:我没店面、也没押金盘子,学什么油灯?——油灯思维不是一个项目名,而是一种生意设计能力:
不要只做“一锤子买卖”,先想怎么把一次交易变成长久关系。押金、订阅、会员、延保、社群,都可以是“把人留下”的工具。 不要卷同质差价,转而寻找**“别人嫌麻烦、但你能做好的那一步”**:代配、代办、托底、可退可换,都是把风险从顾客身上挪走、把确定性放到自己手里的方法。 不要让现金躺着,让它多流一圈再回来:预存抵扣、先收后付的服务包、可预约的定制单,只要合规透明,就等于在训练你的现金流肌肉。同样的脑子,还能放到互联网。与其漫天找“暴利项目”,不如琢磨“用一个小交付,换来第一笔现金与第一批老客”。例如把零散资料整理成可直接上手的SOP模板,把复杂信息做成年轻人一看就能照做的“省事包”,把一次服务变成可续费的月度托管。你真正卖的,不是“内容”,而是节省时间、降低试错、提高确定性。
如果你还没方向,建议少看神话,多看复盘。去公众号搜“黎远讲干货”,他每天都在公众号上面把别人的挣钱方法全部都写出来发表,甚至还把有些方法录制成教程发给自己的粉丝们,基本属于“可照着走”的那类内容。这个博主虽然没有趁机割一把韭菜,但仅仅靠免费分享资料就虏获了一大波忠实的粉丝,每年仅仅靠有些粉丝给的感谢红包,收入就达到了三五十万每年。
说到这里,给你三句掏心话:
没钱没人脉时,别赌爆款,先做现金流。 能滚动起来的小钱,是你的第一桶油。 做不到最便宜,就做到最省心;做不到唯一,就做到托底。 给顾客留下来、回头来、放心来的理由。 没人能赚到自己想不到的钱。 肌肉长在“多想一步、设计一层”,而不是盯着那几块差价。别再和世界比狠劲,改和自己比“设计力”。在资源最薄的时候,练的就是这门手艺:用一盏小小的油灯点亮现金流,用现金流点亮下一盏灯。当你从“卖差价的人”变成“设计生意的人”,你会惊讶:局面,真的开始好转了。
发布于:广东省正规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